微軟和蘋果,讓開讓開。股市的新王者駕到。
標準普爾全球的數據顯示,週二,英偉達超越了這兩家最知名的科技企業,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它的崛起得益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以及對該公司的晶片——也就是圖形處理器,即GPU——需求激增,這些晶片使得創建人工智慧系統成為了可能。
英偉達的崛起速度在股市歷史上名列前茅。就在兩年前,該公司的市值還僅略高於4000億美元。如今它在一年時間裡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逾3萬億美元。
週二,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了3.6%,市值升至3.34萬億美元。微軟和蘋果雙雙下跌,收盤落後於這家矽谷晶片製造商。
廣告
英偉達的崛起證明了人工智慧對全球最大公司的顛覆程度。這項強大技術的崛起首先使微軟在今年1月取代蘋果,躍升為市值最大的公司,然後又推動英偉達奪得桂冠。上週,蘋果公司表示,它也要加入人工智慧博弈,並將在今年秋天把這項技術添加到包括iPhone在內的產品中。
早在其他大型晶片公司之前,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就押注GPU將是構建人工智慧的關鍵。他對自己的公司進行了調整,以適應他認為將是科技行業下一個大繁榮的趨勢。
他的豪賭正在獲得回報。據統計,英偉達控制著人工智慧系統所用晶片市場的80%以上。它的最大客戶經常爭奪晶片訂單,這些晶片是巨型數據中心運行計算機所不可缺少的東西,而這些客戶也在製造自己的人工智慧晶片,以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沒有人能夠完全預見或理解這一點,」科技研究公司Futurum Group的首席執行官丹尼爾·紐曼說。「他們發現了這一趨勢,順應了這一趨勢,並推動了市場的發展。他們實際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定價。」
英偉達的崛起讓現年61歲的黃仁勛成為了科技界的名人。本月初在台灣的一個電腦展上,索要簽名的與會者將他團團圍住,其中一位女士要求他把名字簽在她的胸部
該公司的崛起讓人想起了互聯網泡沫時代的那些巨頭,比如思科和瞻博網路,它們製造了運行互聯網通信網路的設備。從1990年首次公開募股到2000年,思科的股價上漲了1000多倍,一度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廣告
英偉達市值的增長速度令人吃驚。蘋果在2018年8月突破1萬億美元,去年6月才成為首家市值達到3萬億美元的公司。微軟從1萬億美元上升到3萬億美元也花了近五年時間。
英偉達的投資者更多是看好它的潛力,而非當前的利潤。在截至今年3月的三個月裡,微軟和蘋果均創造了超過210億美元的利潤。在截至4月的最近一個季度,英偉達創造了148.8億美元的利潤,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0%以上。
「數字變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以至於人們擔心:這是可持續的嗎?」伯恩斯坦研究的分析師斯泰西·拉斯根說。「如果人工智慧的回報不存在,那麼整件事就會轟然倒塌。」
自標普500指數於1926年創建以來,只有12家公司在該指數中市值居冠:AT&T、蘋果、思科、杜邦、埃克森美孚、通用電氣、通用汽車、IBM、微軟、菲利普莫裡斯、沃爾瑪,以及現在的英偉達。
英偉達的崛起得益於其持續超越華爾街預期的能力。上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兩倍,達到260億美元。該公司還預計,本季度的銷售額將同比翻一番
英偉達的產品涉獵廣泛,從晶片到用這些晶片構建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軟體,再到超級計算機。這些機器有3.5萬個部件,配備了該公司的圖形處理器,售價為25萬美元起。據拉斯根稱,英偉達即將推出的一款新型超級計算機售價可能超過100萬美元。
廣告
「儘管系統的成本在上升,但每一代產品的性價比都在提高,這就是他們一直能賣出去的原因,」拉斯貢說。
華爾街一直在尋找該公司增長放緩的跡象。微軟、Meta、谷歌和亞馬遜都開發了自己的人工智慧晶片,而傳統晶片競爭對手如超威半導體和英特爾也試圖通過自己的人工智慧處理器挑戰英偉達的業務。
但黃仁勛認為,趕上英偉達需要時間。該公司有十年的領先優勢,並培養了一大批對它的技術青睞有加的人工智慧程序員。
「我們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計算的工作方式和計算機的功能,」黃仁勛在5月份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說,「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