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下旬,八頁遺傳密碼被發送到了位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計算機上。
當時的美國官員並不知道,那張送上門的基因圖譜包含了一種病毒的關鍵線索,而這種病毒很快就會引發一場大流行。
這些基因密碼由中國科學家向美國政府管理的一個龐大的公共測序數據庫提交,描述了一種神秘的新病毒,這種病毒數週前在武漢感染了一名65歲的男子。遺傳密碼發出時,中國官員尚未對中部城市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一事發出警告。
但是,這個旨在幫助科學家共享普通研究數據的美國知識庫從未將它於2019年12月28日收到的材料添加到數據庫中。相反,它要求中國科學家在三天後重新提交基因序列,並補充某些技術細節。這一要求沒有得到回應。
廣告
另外兩名病毒學家——一位是澳洲人,一位是中國人——又花了將近兩週的時間,才在網上發布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引發全球通過檢測和疫苗拯救生命的瘋狂努力。
在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的眾議院共和黨人週三公布的文件中,中國科學家最初試圖公布關鍵遺傳密碼的情況得以首次披露。這些文件強化了自2020年初以來一直流傳的問題,即中國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得知一種導致疫情因不明原因暴發的病毒;同時文件也引起了人們對美國監測危險新病原體系統存在漏洞的關注。
中國政府一直稱,它迅速與全球衛生官員分享了該病毒的遺傳密碼。眾議院共和黨人表示,新文件表明這是不真實的。長期以來,新聞報導中國社群媒體帖子一直稱,該病毒是在2019年12月底首次完成測序。
但議員和獨立科學家表示,這些文件確實提供了一些吸引人的新細節,讓人一窺科學家首次嘗試在全球範圍內分享這些序列的時間和方式,同時它們也說明,要從每天提交給其存儲庫的數以千計單調的基因序列中挑選出令人擔憂的病原體,美國在這方面遇到了困難。
「在下午3點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你絕對不會看到一輛救護車一動不動。」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什裡夫波特)的病毒學家傑瑞米·卡米爾說。在提到2019年的冠狀病毒代碼時,他說:「為什麼這個序列會與我剛從峽谷中發現的一種新蝸牛物種身上獲得的序列放在相同的流程裡?」
2019年12月提交給國家衛生研究院基因庫數據庫的一頁材料,後來被刪除,上面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
2019年12月提交給國家衛生研究院基因庫數據庫的一頁材料,後來被刪除,上面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國家衛生研究院隸屬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後者的發言人週三在聲明中表示,當時沒有公布基因密碼,是因為「儘管國家衛生研究院向中國科學家進行後續調查,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和一個回應,但仍無法核實」。
早些時候給眾議院共和黨人的一封信中,衛生部高級官員梅蘭妮·安妮·葉戈林表示,按照慣例,該序列最初接受的是「技術審查,而不是科學或公共衛生審查」。 2020年1月16日,在發出補正要求後未收到中國科學家回覆的情況下,這個名為GenBank的數據庫自動從未公開序列隊列中刪除了該提交。
廣告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沒有回應。其中一位提交者任麗麗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工作,她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中國大使館表示,中國的反應「科學、有效、符合中國國情」。
但是,就在其他科學家發布首個冠狀病毒遺傳密碼後不久,任麗麗的團隊發送給基因庫的相同序列於2020年1月12日在另一個名為GISAID的在線數據庫上公開。任麗麗的團隊還在2月初向GenBank重新提交了一份修改後的密碼,並發表了一篇介紹其工作的論文
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的共和黨領導人表示,從代碼首次發送到美國數據庫,到中國與全球衛生官員分享序列,中間相隔兩週時間,「這凸顯了為什麼我們不能相信中國政府的任何所謂『事實』或數據」。
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病毒學家傑西·布魯姆表示,在2019年12月底,對於任何查看該基因序列的人來說,這都有力表明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導致了武漢神秘的肺炎病例。然而,中國官方時間表顯示,政府直到1月初才做出這一診斷。
「如果能夠獲得這個序列,或許就能立即著手原型疫苗的工作,比當初的開始時間早兩週,」布魯姆說。
布魯姆和其他科學家表示,由於該序列並不包含病毒進化的特殊線索,而且後來還是公之於世,所以它們並沒有揭露有關病毒起源的新看法。《華爾街日報》率先報導了這批文件。
廣告
但它們的確提供了關於任麗麗團隊病毒測序速度的新細節。他們分析的病毒拭子來自一名65歲患者,他是一處大型市場的攤販,那是2019年12月24日首次發現該疾病傳播的地點。四天之內,科學家就將病毒基因數據發送到了GenBank。
「這速度太快了,」斯凱瑞普斯研究所的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說。
2020年1月,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外。
2020年1月,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外。 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安德森表示,雖然這個假設可能合理,但在患者樣本中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不能證明其就是病原體,導致他生病的或許是另一種病毒或細菌。
研究早期患者樣本的中國科學家似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與任麗麗合作的一家中國商業實驗室的一名研究員在2020年1月下旬的一篇部落格中寫道,雖然她在醫院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病毒,但檢測到病毒不等於肺炎由該病毒引起,因此延緩了官宣的速度。
2020年初,中國政府還發出指示阻止特定類別的科學研究,並對該病毒的數據發布進行了限制。
就算病毒基因密碼被發到美國的存儲庫,管理該研究型數據庫的美國官員也很難注意到。該數據庫裡保存著數以億計的基因序列。大部分篩選工作都是自動完成的。
廣告
至少在2019年12月底中國官員開始發出警報之前,幾乎沒人意識到應該在海量的提交資料中尋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那時候,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意識到那到底有多麼重要,」計算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凱瑞茨-克里斯托夫在談到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負責的GenBank時表示。他說,除此之外,考慮到研究人員經常使用相同的數據來準備期刊文章,像GenBank這樣的基因數據庫必須對公開基因組序列慎之又慎。
儘管如此,一些科學家認為,美國和全球衛生官員在改進GenBank這類數據庫方面的工作十分遲緩,因而難以發現可能對公共衛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基因序列。
卡米爾舉例稱,這類數據庫本可以自動搜尋出基因密碼與已知危險病原體重疊的新型病原體,也能確保這些序列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哪怕衛生官員還在等待缺失的細節或訂正。
「拜託把這些序列重視起來吧,」他說。「為什麼負責公共衛生或全球衛生的機構不能做得更好,不能認識到『這都2024年了,我們必須提升安全性,以防類似情況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