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發生得很快——快到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汽車和斯泰蘭蒂斯集團(就是那家擁有道奇、克萊斯勒和吉普,名字奇怪的公司)陷入了大麻煩。
我這個想法聽起來可能有點蠢。儘管汽車工人長時間罷工,福特、通用汽車和斯泰蘭蒂斯去年都掙了幾十億美元的利潤,這三家公司也都預測將在2024年迎來大發展。但最近,三巨頭髮現自己落於人後,都沒能實現電動車銷售目標,與此同時,一批新的廉價外國電動車冒了出來,準備湧入全球市場。
大約十年前,美國政府對三大汽車製造商施以援手,並發誓以後不會再這樣做了。不過,聯邦政府很快將不得不再次幫助三巨頭,以及美國汽車市場的其他組成部分。而且,政府這次需要以正確的方式來做這件事,這樣才能事不過三。
三巨頭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一批新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尤其是專門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比亞迪。這家公司的增長速度令人震驚:它去年銷售了300萬輛電動車,超出所有競爭對手,它目前在中國的產能足以實現每年生產400萬輛汽車。但這還不夠:它正在巴西、泰國、匈牙利和烏茲別克斯坦設廠,並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把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加到生產地名單上去。電動汽車的洪流即將到來。
廣告
比亞迪以很高的性價比擊敗了所有來自西方的汽車。本月早些時候,比亞迪推出了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它有不錯的純電續航裡程,零售價僅略高於1.1萬美元(7.98萬元)。比亞迪是如何做到這點的?與其他中國製造商一樣,它也受益於國內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但這只能解釋部分成功。事實上,比亞迪——以及擁有富豪和北極星品牌的吉利等中國汽車製造商——非常擅長造車。它們利用了中國在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將生產線自動化,把自己變成了不可阻擋的巨無霸。
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尤其是比亞迪,代表了世界上的一種新事物。它們標誌著中國持續數十年的經濟複雜性積累過程已接近完成:這個國家以前製造玩具和衣服,後來製造電子產品和電池,現在則製造汽車和飛機。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和其他中國車企正在成為事實上的全球汽車公司,有能力製造出在成本方面與燃油汽車直接競爭的電動車。
表面上看,這是件好事。如果我們想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話,就需要更多的電動車,而且要更便宜。但這給美國的決策者們帶來了一些迫切的和棘手的問題。比亞迪宣布推出售價7.98萬元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後,它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上發貼稱,「這個價格會讓(汽油)車製造商們瑟瑟發抖。」問題是,許多汽油車製造商在美國。
福特和通用汽車曾在三年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電動車轉型計劃。但沒過多久,它們就遇到了困難。去年,福特每銷售一輛電動車就虧損逾6.4萬美元。自去年10月以來,福特已推遲了其中一家新建電動汽車電池廠的開工。而通用汽車則在啟動新的Ultium電池平台方面遇到了問題,該平台被普遍認為是其未來所有電動車的基礎。福特和通用汽車在電動車方面取得了一點成功——福特的野馬Mach-E和通用的雪佛蘭Bolt銷量還行,但它們沒有達到特斯拉或現代汽車那樣的水平,這兩家汽車製造商的工廠設在對工會不太友好的「陽光地帶」州。
福特的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最近透露,公司已有一個祕密研發團隊,正在研發一款可與特斯拉和比亞迪競爭、廉價、實惠的電動車。但生產電動車並實現盈利需要有組織能力上的技能,與其他所有技能一樣,發展這種能力需要時間、精力和資金。即使福特和通用汽車現在推出創新的設計,它們在完美地執行這些設計方面仍將落後於競爭對手。
福特和通用汽車面臨的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它們的資產負債表雖然表面穩健,但掩蓋了一個結構性的弱點。儘管這兩家公司近年來的總體表現良好,但它們幾十億美元利潤的絕大部份來自向一小部分人銷售數量相對較少的車輛。具體來說,福特和通用汽車的收入主要依靠向富裕的北美人銷售皮卡、SUV和跨界車。
廣告
換而言之,如果美國人對卡車和SUV的興趣減弱的話,福特和通用汽車將遇到真正的麻煩。這給它們帶來了一種戰略困境。未來幾年,這些公司必須跨越從一種商業模式到另一種商業模式的橋樑:他們必須使用銷售卡車和SUV的堅固收入來補貼不斷增長的電動車業務,並學會如何讓後者盈利。如果它們能迅速跨越這個障礙,就能生存下來。但如果來自SUV的利潤在它們準備好做電動車生意之前就崩潰的話,它們將掉進深淵而斃命。
這就是為什麼來自中國的廉價電動車洪流帶來的問題如此之大:這個洪流可能會在福特和通用汽車把橋建成之前將其衝垮。甚至一波來自陽光地帶汽車製造商具競爭力的電動車造成的衝擊(比如,起亞的三排座EV9 SUV),也可能會在福特和通用汽車做好準備之前侵蝕它們的SUV利潤。
也許三巨頭應該被摧毀;畢竟,是它們讓我們最初迷上了SUV,然後在電動車競爭上落後的。但讓它們消亡對拜登政府來說不是一個可行的政治選擇。拜登在總統任上的目標之一是展示脫碳的目標不僅對美國經濟來說可行,而且能重振鐵鏽地帶依賴化石燃料的瀕臨崩潰社區。拜登也尋求並已贏得了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支持,這家工會剛與三巨頭簽訂了一份慷慨的新合同,需要它們今後能蓬勃發展。換句話說,拜登有理由幫助三巨頭,即使不考慮嚴峻的競選現實:在密西根州的傳統汽車行業工作的人比任何其他州的都多,而拜登要想成功贏得連任,基本上需要他在11月的大選中贏得密西根州。(回想一下,川普在2016年以略低於1.1萬票的優勢贏得了密西根州。)拜登不能讓中國再次衝擊中西部汽車經濟的可能性出現。那他該怎麼辦呢?
好消息是國會已經為他做了一些工作。你也許聽說過《通貨膨脹削減法案》裡有對國內電動車生產提供的慷慨補貼。 它能幫助三巨頭嗎?能,也將會,但僅靠這個法案還遠不足以使這些公司免受中國電動車帶來的威脅。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正準備以3.5萬美元的價格在美國銷售小型純電富豪EX30 SUV。這個價格似乎包括了川普政府開徵的25%關稅,該車的性價比完全可與美國車企如今所能做到的相競爭,即使後者把《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補貼算了進來。
Nic Antay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光有補貼恐怕還不夠;拜登將需要採取新的貿易限制措施。但事情在這裡變得複雜起來。雖然保護美國汽車市場免受中國電動車衝擊的理由顯而易見,政治上完全必要,但也極為棘手。短期內,美國汽車製造商——就連特斯拉和Rivian等本土純電動車製造商在內——也需要保護,以免受到廉價汽車的衝擊。但從長遠來看,拜登必須小心行事,不要將美國汽車市場與世隔絕,將美國變成汽車工業落後,充斥著造價昂貴、耗油的大車型之地。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們代表了全球汽車行業幾十年來面臨的第一次真正競爭,美國的公司必須面對其中的部分威脅,這對它們自己有好處。這意味著它們必須感受刀架在脖子上的寒意,被迫站起來面對這一挑戰。
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這一點。其中一種是向美國公司暗示,未來幾年對中國汽車採取的任何進口限制不一定是永久性的。這也許會鼓勵美國公司盡量從新的中國對手那裡學習一切它們能學到的東西,克服自己的傲慢,認識到中國公司現在比美國同行們更了解電動車製造的各個環節。這意味著,尤其對共和黨議員來說,必須認識到氣候友好型技術代表著全球工業的未來。川普正在威脅說,如果當選,他將廢除《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儘管該法案裡充滿了旨在幫助美國與中國電動車競爭的政策。在摧毀美國汽車工業的全球地位上,沒有比這更快的途徑了。
廣告
美國想要做的事情確實很難。我們想保留舊的化石能源經濟的經濟地理和機構,同時對其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零碳世界。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事實是,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大型車企——都嫉恨中國實現了一個可以說曾是嬉皮士和環保主義者們的目標,即讓電動車變得受歡迎和便宜。但如果中國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這需要勇氣和真誠的努力。我們應該假設福特和通用汽車將在未來幾十年與比亞迪和吉利競爭,我們應該渴望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