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雯從中國搬到了紐約,她開始感覺到自己跨越了兩個不同的世界。對於她家鄉的朋友和家人來說,她已變得「太過美國」。而在紐約,她說,自己「永遠是個外國人」。
為了理解在「長得不像你」的家人身邊成長起來是種什麼樣的感覺,她開始拍攝出生在亞洲但由美國白人家長撫養的被收養者,使之成為一個名為「我站在中間」(I Stand Between)的系列作品。家庭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的一項分析比較了兩項針對美國的被領養幼稚園兒童的全國調查,結果發現,在1999年至2011年間,美國擁有亞洲背景的被收養者的比例幾乎翻了三番,而大多數養父母都是「年齡較大、受過良好教育且相對富裕的白人」。
28歲的曹夢雯覺得這一特定的家庭結構很有趣。對她來說,亞洲被收養者和他們的養父母似乎始終不得不考慮他們的種族和文化認同。2016年,她向朋友和非營利組織尋求幫助,尋找願意自由談論收養這一話題的對象——曹說這個話題在中國很大程度上被污名化了。
她說,她很感激人們願意分享他們的故事,特別是因為她自己並沒有被領養。她所建立的一些聯繫人已經通過他們自己的創作行動來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2017年2月,19歲的西德妮·布利策在中央公園。
2017年2月,19歲的西德妮·布利策在中央公園。 Mengwen Cao
在中國東南部被收養的西德妮·布利策(Cydney Blitzer)是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s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攝影專業學生,她創作了一個攝影計劃,將自我肖像和人們對其被收養經歷的傷害性言論結合起來,比如「我很遺憾你媽媽不夠愛你而將你拋棄」。
布利策由一個公開談論領養一事的單身母親撫養長大。但儘管如此,她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感。「我從來沒有真正覺得我有自己的身份認同,因為我的過去有這個大問號存在,」她告訴曹夢雯。「自信地走向未來是有點困難的,因為我覺得我對自己的了解並不多。」
2017年2月,四個月大時在中國茂名被收養的米婭·魯賓,現年23歲。
2017年2月,四個月大時在中國茂名被收養的米婭·魯賓,現年23歲。 Mengwen Cao
米婭·魯賓(Mia Rubin)畢業於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在從中國被收養後,她在芝加哥一個白人猶太家庭長大。在她的論文課題中,她用童年照片和藝術品來設計織物,用於講述自己和其他人被領養的故事。
她告訴曹夢雯,她認同自己是猶太人,但也在艱難地接受中國文化。「每次做些亞洲人的事,」她承認,「我都覺得自己像騙子。」
廣告
曹夢雯發現,她遇到的大多數人都在擔心是否地道的問題,也就是「真正的」亞洲人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這差不多是在表示,真相只有一個,但與他們交談讓我意識到,要想成為亞洲人或美國人,或者成為一個人,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曹夢雯說。「接受我們之間的差異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2017年5月,25歲的馬修·盧斯在羅斯福島公寓。
2017年5月,25歲的馬修·盧斯在羅斯福島公寓。 Mengwen Cao
其他受訪者也表示贊同:馬修·盧斯(Mathew Luce)來自印度尼西亞,住在羅斯福島。「我為自己是亞裔而自豪,也為自己有時表現得像白人而自豪,」他對曹夢雯說。「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2017年5月,11歲的尤娜在布魯克林自己的房間中。她在九個月大時在韓國被收養。
2017年5月,11歲的尤娜在布魯克林自己的房間中。她在九個月大時在韓國被收養。 Mengwen Cao
尤娜(Una)的父母要求不公開她的姓,曹夢雯在布魯克林的家裡給她拍照時,她才九歲。但是她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家人支持下,她聯繫了一家韓國收養機構,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但她被告知年紀太小,無法立案。
她告訴曹夢雯,如果找不到親生父母,曾經嘗試過這一點已經讓她可以知足了。
曹夢雯希望將這篇攝影散文擴展到其他民族背景的人。她說,被收養的人可能覺得沒有必要在家裡解決種族問題,但「當他們長大步入社會後,種族會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
這個項目也幫助曹夢雯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我不想強迫自己去適應任何類別,」她說。「現在我覺得真的很舒服,因為我知道沒有什麼能抹殺我的中國根。」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