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嗎?來自世界各地中餐館的故事》作者:關卓中
「吃了嗎?」這句常見的中文問候語是本書標題,但對於作者兼導演關卓中——以及他在五大洲15個國家的中餐館之旅中採訪過的幾乎每一位餐館老闆——來說,食物只是切入點。因為「經營中餐館是華人新移民融入東道國社會的最便捷途徑,」關卓中在他這本回憶錄暨遊記中寫道,「講述華僑故事的最佳方式,就是聆聽中餐館老闆的故事。」
關卓中出生於香港,在新加坡和日本長大,現居加拿大。他在薩斯喀徹溫省的廣闊平原上開始他的旅程。在那裡,我們會認識諾伊西·金,他是一家中餐吧的退休老闆,出生在關卓中祖父長大的那個沿海省份。在加拿大實施《排華法案》那個當口,12歲時諾伊西·金作為「紙生仔」來到溫哥華。為了讓他入境,他的父親拿到了已故加拿大居民周金國(音)的身份證件,諾伊西·金終生保留了這個名字。多年來,他一直在一家中餐館的廚房辛苦勞作,直到他被叫回中國迎娶家人為他挑選的新娘。這對夫婦回到加拿大,在一個偏遠的草原小鎮開了自己的中餐吧,撫養了七個孩子,買蛋卷和雜碎:都不是加拿大菜,而諾伊西·金說,也不是「中國人會吃的」
諾伊西·金的人生軌跡與「千里達華人企業家」莫裡斯·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莫裡斯·宋在他父親位於千里達和多巴哥聖費爾南多市的雜貨店當過幫手,後來與在香港附近的老家龍崗村送來的新婚妻子一起開了家中餐館。
從北極到非洲再到亞馬孫,堅韌不拔、經濟務實和足智多謀將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餐館老闆的人生聯繫在一起,並啟發他們創造各色各樣的菜式。在同樣強大的適應忍耐精神的磨練下,雜碎與馬達加斯加的雲吞或秘魯的炒牛肉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當地食材與中國烹飪技巧的結合。
關卓中的作品最精彩之處在於揭示了僑民中餐館如何變成了某種測試廚房,他們在其中嘗試著獲得更好的生活,無論這種追求的結果可能多麼晦暗不明。和諾伊西·金和莫裡斯·宋的情況一樣,許多人都是在孩童時期踏上移民之旅,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由於流離失所帶來的不確定和不安,大人往往也會變成小孩。關卓中的描寫對象講述了他們想通過移民實現的生活方式,往往在經濟困難和種族歧視之下變成了苦惱的妥協。「我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在這裡暫住的,」南非的一位餐館老闆告訴他。「這個地方實際上屬於白人。我們只是侵佔了他們的空間。那是從來都不該屬於我們的。」
也許是作為紀錄片導演的經驗,關卓中將他的故事按地點分成幾個篇章,但更引人矚目的情節仍在於幾代人的家庭隨著時間的演變。開一家中餐館非常辛苦,而且那通常只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充實人生的開始。諾伊西·金和莫裡斯·宋父輩那樣的初代移民規劃好了道路,這樣第二代就能獲得資源,維持穩固(或許算不得光鮮)的生計。經營家族餐廳的一個痛苦悖論在於,移民會將核心家庭徹底撕裂。「很多華人移民的故事都是如此,」關卓中寫道。「被留下的妻子、他們素不相識的孩子、還有遠方的二婚。」
廣告
即便家庭沒有破裂,在個人身份認同的層面上仍能感受到分裂。關卓中描述了他在四處漂泊的童年中有過的鄉愁,離開一個他基本還沒開始熟悉的新家時的失落,以及他在採訪對象身上看到的些許自我。無論走到哪裡,關卓中都忍不住那同一個問題去問他遇到的人:作為一名華僑,你是被自己的民族或種族定義的嗎?這個問題的另一種提法或許是:何處心安是吾鄉?對關卓中來說,答案應該不只有一個。「我有六個家,」他坦白道:他從未去過的祖父的故鄉高崗村;他的出生地香港;青春期時所在的新加坡和東京;讓他懂得了自己亞裔美國人身份的加州柏克萊;還有讓他找到自己聲音的多倫多。
關卓中的書就像他寫給這麼多家鄉的一封情書,也是對他從這些地方一路走來的紀念,這些主旨通過遠方陌生人的人生折射了出來。「在我看來,家就是讓你找到歸屬感的地方,」關卓中在書的最後寫道。寫作也是一種自持。儘管書中描寫了許多不得不把自我抱負留給後代完成的人的人生,但這本書的驅動力還是他對自我身份的掌控和對歸屬感本質的評估。
「開餐館從來都不是我的夢想,但我們這代人別無選擇,」一位在香港出生的挪威餐館老闆說,與諾伊西·金說他「永遠不希望他的孩子像他一樣『洗洗涮涮』」的想法一樣。當關卓中告訴諾伊西·金,他的兒女一定為他感到驕傲時,他的回應難掩這位老人所渴望的自豪:「他們理應如此。是我把他們養大。是我讓他們都得到了教育。」
《吃了嗎?來自世界各地中餐館的故事》|作者:關卓中|260頁|Pegasus出版社|27.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