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過了本已嚴格的保守國家祕密法的修訂草案,擴大了被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視為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的信息類型範圍。
這些變化增加了外國企業在華經營面臨的風險。去年,中國將間諜案的目標對準了商業顧問和企業高管,這是限制投資者和外國企業尋求的信息流動的努力的一部分。
保守國家祕密法(簡稱保密法)修訂草案已於本週二在中國最高立法機構獲得了通過,並將於今年5月生效,修訂的文本中包括一個名為「工作祕密」的新法律概念,法律文本將其定義為不屬於國家祕密,但「洩漏後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的事項」。
「這項法律含糊不清,國家祕密的定義如此寬泛,以至於它能包括這個政黨國家認為應該包括的任何內容,」總部位於倫敦的中國問題研究公司伊諾多經濟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戴安娜·喬伊利瓦說。「這也將使外國公司及其在華員工的生活變得更加複雜。」
廣告
喬伊利瓦說,許多企業在觀望中國如何實施法律中的新規定時,將陷入一種「癱瘓」狀態。
保密法的修訂是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對國家安全保持高度警惕的最新例證。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已逐步加強了本國的國家安全和數據共享法律,同時對以商業為幌子進行間諜活動的風險發出了警告。
但中國加強國家安全法的做法已讓許多外國企業和投資者感到不安。修訂的法律中有許多對國家安全風險的構成標準不明確且寬泛的地方,這增加了任意執法的可能性。
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已降至30年來最低水平的時候,這些嚴格措施加劇了在華投資的挑戰,因為當經濟不再突飛猛進的時候,企業已越來越不願意忍受在華經營面臨的挑戰。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Jens Eskelund)指出,在此次修訂前,中國的國務院在一週前曾表示,今年的首要任務之一是通過鞏固外資在華髮展信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
「被視為『敏感』的問題範圍似乎在不斷擴大,這使得企業更加難以獲取與它們的在華業務相關的投資決策所需的信息,」他在一份書面聲明中寫道。
《保守國家祕密法》是在1988年首次通過的,後於2010年進行了修訂,當時,中國對互聯網和電信公司配合警方、國家安全官員和檢察官調查洩漏國家祕密的行為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廣告
國家保密局的一名官員對官方媒體說,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保密工作面臨「新問題新挑戰」,因此,執政的中共決定有必要修訂該法。
中國去年還修訂了反間諜法,擴大了間諜活動的定義。按照反間諜法的規定,獲取「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可被視為間諜行為。
在修訂這些法律的同時,中國也在對整個經濟領域的商業活動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作為涉及範圍廣泛的反腐敗運動的一部分,金融業的中國高管正在成為打擊目標。去年,作為反間諜法實施的一部分,政府當局曾針對與外國有聯繫的諮詢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突襲、拘留和逮捕。
此外,中國政府還拘留外國高管,指控他們從事間諜活動,同時使用其廣泛的權力阻止其他人離境。中國外交部曾在今年1月表示,一名在2018年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的英國顧問已於2022年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他的罪名是「為境外收買、非法提供情報」。
中國還力圖對公民進行有關經濟中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的教育,包括使用國家安全部製作的一個連環畫系列。國安部稱該在線系列以真實案例為基礎。
本週發布的最新一集中,國安部的一名特別偵察員以假身份應聘,打入了中國的一家諮詢公司,獲取了該公司與敏感行業專家進行非法聯繫的證據。那名特偵正在追捕一條「大魚」,也就是名叫「Jason」的外國間諜,他是公司老闆關係網的一部分。在這集連環畫快結束的時候,那名特偵在公司檔案室裡找到了一份專家名單,但他被同事發現了。
廣告
連環畫沒有表明該公司是外國人開的還是本國人開的。去年,中國當局突擊搜查了投資諮詢公司凱盛融英的辦公室,該公司為尋求信息的客戶提供與各行各業的「專家」牽線搭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