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以來,對石油短缺或氣候遭到破壞的擔憂促使各國政府投資替代能源。
卡特總統曾在20世紀70年代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白宮屋頂上,作為他致力於發展太陽能的象徵。日本曾在20世紀90年代為房主安裝光伏電池板提供開創性的補貼。德國在21世紀的頭十年開啟了一個創新項目,確保採用太陽能系統的消費者能出售他們不需要的電力,並從中獲利。
但沒有一個國家達到了中國支持替代能源的規模和力度。這一點從生產數據可見一斑:據國際能源機構,2022年的全球清潔能源製造業投資中,中國佔85%。
現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富裕國家正在試圖拚命趕上。這些國家希望糾正以前在產業政策上的失誤,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它們正在為本土企業提供巨額補貼,同時試圖阻止有競爭力的中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它們已取得了些許進展: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全球新建清潔能源工廠的投資中,中國占的份額下降到了75%。
廣告
但對西方來說問題是,支撐中國工業主導地位的是其幾十年來的做法,它一直在使用一黨制國家的權力來調動政府和銀行的全部資源,同時鼓勵私營企業之間的瘋狂競爭。
中國無可匹敵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的生產建立在這個國家早期對化工、鋼鐵、電池和電子等行業的扶持,以及對鐵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的大量投資基礎上。
據一份來自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從2017年到2019年,中國用於支持工業的資金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7%,是其他國家的兩倍多。
這些支持包括國有銀行提供的低息貸款和省級政府提供的廉價土地,幾乎不指望得到支持的公司會馬上盈利。
與這些支持同時發生的是,中國被美國和其他國家指責為願意繞開國際貿易協定、盜竊知識產權、使用強迫勞動
濰坊的一個太陽能和風電場。中國控制著全球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各個環節80%以上的生產。
濰坊的一個太陽能和風電場。中國控制著全球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各個環節80%以上的生產。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所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幫助中國有了今天的地位,讓它能將低成本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電池大量拋售到競爭對手國家,同時,生活在這些富裕國家的消費者們正在越來越多地轉向綠色技術。
例如,中國現在控制著全球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各個環節80%以上的生產。
廣告
「像中國這樣做大能帶來巨大的規模經濟,」威斯康辛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的教授格雷戈裡·內梅特說,他研究了全球太陽能行業。當該行業的投資導致產能過剩,抑制了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時,中國政府願意承受損失。
拜登總統和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已下定決心發展本國在半導體、電動汽車和電池等先進技術領域的製造能力,部分通過採用中國的一些扶植產業的做法。
中國在主導全球關鍵製造行業上的成功表明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可能性和力量,曾任拜登助手的珍妮佛·哈利斯說,她現在是威廉與弗洛拉·休利特基金會經濟與社會倡議項目負責人。
「這會造成浪費嗎?絕對會,」她說。「它成功了嗎?絕對的。」
拜登和歐洲各國政府的首腦們更願意批評中國政府的非法行為,如有目的地補貼過剩生產,然後向其他國家傾銷低價商品。
中國否認自己違反了貿易規則,稱本國巨大的工業產能是成功的標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本月表示,中國豐富了全球商品供應,緩解了全球通膨壓力,同時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
中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工廠。拜登總統宣布打算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高100%的關稅。
中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工廠。拜登總統宣布打算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高100%的關稅。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拜登本月表示,他將對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綠色技術徵收最高100%的進口關稅,目的是不讓中國進一步打入美國市場。
預計歐洲官員們不久也將提高對華關稅,儘管一些經濟學家和環保人士警告,這些措施將減慢實現清潔能源目標的進程。由於中國的地緣政治立場向俄羅斯和伊朗傾斜,歐洲已對安全問題變得更加擔憂。
廣告
西方接受產業政策的做法與美國及其盟國此前倡導的開放市場和最小政府干預的意識型態背道而馳。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後推出的政策在羅納德·雷根1980年當選總統後已大多被廢除。就連卡特執政期間在白宮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也已被拆除。
除了某些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行業外,美國曾採取的觀點是,不受約束的市場總是最了解情況的。
「如果最終結果是不得不依賴其他國家來獲得關鍵零部件,也沒關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高級研究員布拉德·塞策說。
卡特總統宣布了他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攝於1979年。他曾讓工人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白宮屋頂。
卡特總統宣布了他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攝於1979年。他曾讓工人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白宮屋頂。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長期以來缺乏更廣泛的產業政策和協調一致的戰略。
「就連民主黨人也不敢讓政府起更積極的作用,」他說,「我認為這顯然是一個有長遠後果的重大錯誤。」
廣告
從一些中國經濟學家的角度看來,美國和歐洲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的抱怨是本國政府失敗的表現。
「西方奉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決定是一個戰略錯誤,導致了它們經濟的去工業化,為中國提供了機會,」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說。
不管犯了什麼錯誤,美國的政治領導人們說,他們已下決心不重蹈覆轍。
國際能源機構的說法,去年,美國和歐盟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拜登政府數十億美元的計劃是美國歷史上範圍最廣地使用產業政策的例子之一。
拜登提高關稅是美國對中國的針對性貿易攻勢的升級,徵收關稅的做法始於前總統川普。川普對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逾3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引發中國政府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拜登保留了以前的關稅,並加徵或提高了清潔能源產品的關稅,還為對華貿易設置了新壁壘,包括不讓中國獲得來自美國的先進半導體。
上海的一家半導體工廠。美國已採取了旨在阻止中國獲得美國關鍵技術的政策。
上海的一家半導體工廠。美國已採取了旨在阻止中國獲得美國關鍵技術的政策。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拜登的貿易議程「非常、非常富於攻擊性」,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戴維·奧托爾說,他深入研究了對華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工廠就業崗位的流失。
在他看來,拜登的貿易戰略與中國的有關鍵區別,雖然兩國都在尋求清潔能源競賽的領軍地位。
廣告
奧托爾說,中國更注重將低成本出口送往全球市場,同時防止外國公司主導中國的國內市場。
他說,拜登更注重阻止中國出口產品進入美國,同時阻止中國獲得某些關鍵的美國技術,如先進半導體。
在上週在義大利舉行的七國集團財長會議上,來自大西洋兩岸的領導人警告,如果美國和歐洲國家希望在主導關鍵行業的競爭中趕上中國,就必須協調它們的保護主義和補貼政策。
「產能過剩威脅著世界各地企業的生存能力,包括新興市場的企業,」美國財長耶倫上週四說。
「至關重要的是,」她補充道,「我們要和越來越多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國家建立一個明確的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