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子女和村鄰隱瞞自己的性取向的那些日子裡,西亞蝶會用小剪刀剪宣紙,給未曾實現的夢想賦予形狀。
乍一看,他的作品與裝飾門窗的中國傳統剪紙並無二致,都是動物和各種吉祥圖案。但仔細觀察這些小鳥、蝴蝶和在纏繞藤蔓上綻放的花朵,你就會發現,人體或在烈欲中結合,或被磚牆遠遠隔開。
西亞蝶是這位現年60歲的藝術家的化名,他出生於中國北方的一個務農家庭,創作酷兒剪紙作品。剪紙是源自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的民間傳統,在摺疊的宣紙上剪出清晰的線條和形狀。剪紙是把空白的地方剪掉,呈現出裡面的畫面。
西亞蝶的家鄉陝西省是民間藝術的重鎮;在那裡,生子、婚嫁和慶祝春節都少不了剪紙。村裡的婦女會把這門手藝傳給女兒和兒媳。西亞蝶說,他是通過觀察母親和村裡的年長女性學會這門手藝的。
廣告
他的作品大多是徒手剪紙,有時用指甲壓出的凹痕作為輪廓,然後用綠色、粉色、紅色和黃色顏料染色。他一直因為自己隱蔽的性取向而掙扎,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開始創作同性戀主題的剪紙作品,但多年未曾將這些作品示人。
1997年之前,中國的同性戀者面臨著迫害風險;直到2001年,中國精神病學會才將同性戀從官方精神疾病名單中刪除。
他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把不允許我擁有的對男性的感情融入了創作中。」
香港刺點畫廊的創辦人及總監秦美娜說,在中國,許多獲得成功的藝術家都受過精英藝術院校的正規教育,而最引人注目的酷兒藝術家往往來自相對優越的城市背景。相比之下,西亞蝶創作的複雜景象來自於他作為一個隱瞞性取向的農民,以及後來作為在首都遊盪的外來務工者的生活。
秦美娜還說:「他在民間藝術和酷兒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並在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間建立了對話。」
刺點畫廊將在「西亞蝶:蝶夢」展覽中展出他的30多件作品,週六將舉辦開幕酒會和藝術家座談會。展覽將於下週一繼續,一直持續到5月11日。這些作品連接了西亞蝶生命中的不同篇章,包括他的首次性經歷。
《火車》(1985-1986年)表現的是西亞蝶與一名身著制服的服務員緊緊相擁,人物的雙腿隨著火車聯桿一起搖動。青翠的背景環繞著他們,似乎在強調他們的愛戀是自然而然的;一隻兔子舉起勝利的紅旗以示慶祝。
廣告
「花葉、太陽、月亮和飛鳥都是我的語言,它們傳遞著我最深沉的思想,」西亞蝶說。
他說,他在家人的要求下和一個女人結了婚。他們有兩個孩子,兒子因腦癱而癱瘓。許多年來,西亞蝶在家裡照顧孩子,他的妻子在醫院工作。多年前,在西亞蝶還沒有成為知名藝術家的時候,電影製片人沙青在2002年的紀錄片《在一起的時光》中記錄了這個家庭的掙扎。
西亞蝶將他婚姻的早些年描述為一場無法逃脫的騙局。高聳的牆壁或大門將他的家庭生活與偷偷摸摸的幽會或幻想隔開。在《縫紉》(1999年)中,他被困在一座傳統瓦房裡。當他凝視著那位火車上的情人的照片時(這位情人在他作品中經常出現),他坐在一把側卧的劍上,用針縫合自己的生殖器,這根巨大的縫衣針刺穿了屋頂。
「我不停地想打破傳統和習俗,」他說。「我想要自由。我想要解放。」
多年後,在2005年,他來到北京尋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藝術機遇,並在此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同性亞文化圈。他的家人留在了家鄉,但為了獲得首都更好的醫療條件,兒子於2013年搬來與他同住。
他開始在作品中以城市的獵艷空間為背景,描繪公園裡舞蹈般的幽會和狂歡的多人性愛。
廣告
「來到北京,我感覺像一隻被冰凍的蝴蝶飛向春天,」他說。
西亞蝶在北京的同性戀藝術收藏家中獲得了一批追隨者,2010年在現已關閉的北京同志中心首次展出後,他在歐洲、亞洲和美國舉辦了多次展覽,其中包括2023年在紐約繪畫中心舉辦的個展。他開始展出自己的藝術作品後選擇的化名「西亞蝶」意為「西伯利亞的蝴蝶」,象徵著他家鄉刺骨的寒冷,以及追求自由所需要的堅韌。
「從一開始,我就愛剪蝴蝶,」他說。「這是我擅長的之一。」
在《望》(2000年)中,西亞蝶描繪了他患有腦癱、無法行走的兒子從輪椅上站起來的情景。
在《望》(2000年)中,西亞蝶描繪了他患有腦癱、無法行走的兒子從輪椅上站起來的情景。 The artist and Blindspot Gallery
在他的作品中,他經常賦予自己和他的情人翅膀。這也是他對無法行走的兒子的夢想,這個孩子在2014年去世了。在《望》(2000年)這幅描繪他的家庭的最凄美的作品中,他的兒子離開輪椅的束縛站了起來,長出了翅膀,就像一隻蛻變中的蝴蝶。